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推荐 > 正文
《人心:善恶天性》
日期:2021-12-16 作者: 阅读次数: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他是世界闻名的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是2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

本书是弗洛姆晚期的代表作,也是其人性理论的集中阐述之做。“人是狼”还是“人是羊”?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弗洛姆在书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从暴力行为、生/死本能、自恋、乱伦等方面进行了解析。如果如书中所说,人性本是矛盾的,但是"我们人必须是向善的”,这样的坚持也许就是救赎。

“人自身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潜在定向,这些潜能具体地在历史中显现、展开,既可表现为原始的回归,又可表现为发展。对人来说,这两种潜在性都是真实的可能性,因此,人在这种真实的可能性中有选择的自由,人成为善人或恶人,全凭自己自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