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泛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全方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心理健康的人文环境,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使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疫情防控,促进其心灵成长与自我发展,经济管理系面向全系学生开展了以“给心灵沐浴,伴快乐同行”为主题的5.25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
微笑面对生活,说出成长故事。5月20日,经济管理系组织学生通过讲述成长故事,展现大学生抗击疫情、克服困难、追求梦想、努力进取的精神。大数据与会计专业2021级学生谢其川同学,讲述了自己开学以来报名参加系部志愿者团队的经历,分享了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以来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了自我悦纳及认同,从而不断挑战、超越自我的心路历程。参赛同学纷纷从自己的现实出发,分享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并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美好心愿。
普及基础知识,开展相关竞赛。为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心理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知识水平。5月25日当天,经济管理系面向全体在校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宣传疫情防控下的心灵保健,引导学生理性平和,提升学生健康意识,帮助学生健康发展。最终通过激烈的竞赛角逐,2名同学被推荐参与学院“优秀朋辈心理委员”的评选。
创新活动形式,分享心灵寄语。5月1日至6月1日之间,经济管理系组织学生以书信的形式来表达内心情感,通过在卡片上写下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或是某一瞬间的体验及感受,更或者是对疫情早日消失的盼望等,让学生相互表达出自己的心意。参与活动的学生打开心扉,卡片内容涉及了励志、感恩、信任、价值追求、理想与情感等多个方面,通过在展板粘贴展览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推己及人。
录制心理微课,帮助学生成长。为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控期间以及复学复课后学生的心理需求,经济管理系积极组织辅导员老师参加山东教育电视台举办的《2022年心理健康教育微课评选展示活动》。其中,经济管理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孙玮老师,从学生疫情防控期间的情绪变化为切入点,为学生从分析不良情绪的产生、掌握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几个方面,以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知识、技能的科普。
此次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的开展旨在宣传心理健康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心理健康、树立阳光心态,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营造和谐、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心理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奉献了力量。
(撰稿:宋莹 审核:陈志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