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学院党委书记吴宏飞,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华芹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开展交流学习,围绕工匠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国家级工匠学院建设路径及低空经济领域未来工程师培育模式等重点议题,进行了多维度、深层次的交流与探讨。
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吴万雄代表校方对学习组的到访表示诚挚欢迎,系统介绍了该校在办学规模扩张、工匠学院建设中的阶段性成果与特色经验。交流中,吴宏飞详细阐述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定位及在工匠培育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表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作为工匠人才培养的标杆院校,在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为学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式。双方聚焦工匠人才融通培养模式、国家级工匠学院申报建设中的政策衔接与资源整合等关键问题展开交流研讨,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工匠人才达成了诸多共识。

北京理工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前沿研究与卓越教学成果备受瞩目,学习组与相关项目负责人就低空经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产学研合作模式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应充分发挥各自在工科教育与行业资源方面的优势,共同探索低空经济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着力培育具备跨界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低空经济领域未来工程师,为我国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此次交流学习活动,是学院主动对接国内高水平院校、对标先进产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认真梳理吸收高水平院校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区域产业需求,持续完善“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机制,推动各项事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