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数智赋能 匠心传承——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末教师系列培训圆满收官

作者: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日期:2025-07-11  点击数: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院于7月8日-9日,在海洋协同创新中心256室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了雁阵领航 同心致远---青年教师团队精神培育之道、教师幸福感的源泉、基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策略与实践等九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累计参训教师1700余人次。


党委委员副院长、经济管理系主任陈志兵教授以“雁阵领航 同心致远——青年教师团队精神培育之道”为题,深入剖析了大雁团队飞行的协作智慧,强调团队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从团队凝聚力塑造、高效沟通技巧、优势互补协作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青年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路径。他指出,青年教师应像雁群一样,目标一致、分工协作、相互激励,这样才能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长。


党委委员、电子商务系主任童红兵教授以“教师幸福感的源泉”为题,引导教师们觉察自身的职业幸福感状态。童红兵结合多年研究成果,从专业认同感、教学成就感、团队归属感、成长获得感四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教师幸福感的来源。他强调教师的幸福不仅来自学生的成长,更源于对教育价值的深刻认同,面对工作压力,教师要建立积极认知,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专业发展中主动寻找意义感。


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于春晓教授做了“基于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策略与实践”的主题培训。从为何要开展合作学习切入,通过对比传统课堂与合作学习课堂的显著差异,系统阐述了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价值。于春晓通过个人案例展示突出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小组讨论,而是要通过结构化设计,避免重形式轻实效、分工不明确、评价单一化等常见误区。他强调优秀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食品与药品系主任张玉清教授以青年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提升”为题展开培训。张玉清深情回顾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轨迹,从初登讲台时的“一课三备”,到首次参评省级精品课程的挫折与突破,再到教学名师的积累与蜕变。她强调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课程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设计四个维度持续迭代。


基础教学部主任秦道炬教授培训的题目是“破茧成蝶: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阶路径”。秦道炬以职业生涯的第一堂课至老教师的转型经历开篇,生动讲述了他如何通过三教改革实现教学能力的跃升。指出从会做到会教,是职教教师必须跨越的第一道坎。


信息工程系主任张传勇教授做了“关于AI赋能教育教学的一点思考”的主题培训。张ChatGPT、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的教育应用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AI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影响。指出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重塑教育。他结合团队实际案例,展示了AI在个性化教学、智能评测、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应用。


机电工程系主任燕居怀教授做了培训主题为“平台赋能、数智驱动、项目引领”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燕居怀在展示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建设成果时指出,新时期的实践教学必须构建虚实结合、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新型教学模式。他重点分享了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沉浸式”实践教学新样态、依托大数据分析的实践教学过程性评价体系、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创新引领教师成长。


船舶工程系主任孙志教授做了“船舶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分享”的报告。孙教授从行业发展、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当前船舶制造业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专业群建设必须紧密对接智能制造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他建议以本次分享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其他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专业群。


明德文化中心主任梁翠丽教授培训的题目为“生命本真视域下的大美育与文化自信---从审美觉醒到精神返乡的文明路径”。梁翠丽从大美育与文化自信的缘起、大美育之“大在何处”、大美育如何实现文化自信、为什么审美觉醒会成为精神返乡的路径四个方面深刻阐释了“大美育”的时代内涵与文化价值。她分享了“非遗美育工作坊”的建设经验,通过将茶艺、钻刻、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技艺传承中感悟文化精髓,最终实现让每个人在审美中自然而然地认同中华文化,并在全球语境中自信地传承与创新。

2024-2025学年教师发展系列培训圆满收官,九大主题培训构筑教师成长新生态。本次培训以“雁阵领航 同心致远”开篇,通过团队精神培育、幸福感提升等专题筑牢育人根基;聚焦“三教改革”实施路径,以合作学习策略、课程建设能力为抓手推动课堂革命;着眼未来发展,探索AI赋能教育、数智驱动实践教学等创新模式;立足职教特色,分享船舶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经验;回归教育本真,以“大美育”专题唤醒文化自信。学院将持续打造培训-实践-展示闭环培养体系,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雁阵工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荣成海湾南路1000号

办公室电话:0631-7697525

举报电话:0631-7697525

招办电话:0631-7697577

  • 官方微博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抖音

鲁公网安备 37108202000174号 | 鲁ICP备14030829号-1 | 等保测评备案证明编号:3710174300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