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系部首页 >> 师资建设 >> 骨干教师 >> 正文
海洋生物系负责人简介——侯仕营
日期:2021-04-22 作者:海洋生物系 阅读次数:

侯仕营,1980.01--,男,副教授、技师、执业兽医师(水生动物类)、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专家、威海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威海市优秀教师共产党员,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海洋生物系负责人,兼任全国水产科普教育基地(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基地)主任、山东省海洋经济藻类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威海市微藻种质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标准制定方面:参与了《水产技术员》、《水生物病害防治员》等国家职业标准修编及其培训教材主编或副主编及其技能和理论题库修编,主持山东省地方标准水生动物细菌性病原检测技术规范(DB37/T 4058-2020)。

教学研究方面:参与省级“海洋水产食品”品牌专业群、省级海洋生物水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双师型’队伍能力建设与实践”成果,“行校企协同合作‘点对点’创新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构建‘三元驱动’职业培训体系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创新与实践”、“‘思维融合、三级进阶、多元评价’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县域统筹农民工培训体系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创新”,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参与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服务“海上粮仓”高职“海洋水产工程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建设与实践、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轴”联动协同培育“新型职业水产人”的研究与实践等。

培训方面:参与建成并良好运行了全国水产科普教育基地、山东水产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山东省海洋渔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参与建设运行了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进中心、山东省海洋经济藻类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威海市微藻种质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海洋生态研究院,共享创新平台主要有:山东省水资源安全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监控技术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生态固碳与捕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承担的威海市政府的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进中心顺利通过了全国疫病监测能力认证,中心下辖4个区县、24个疫病防控监测示范点,带领团队为威海市及周边进行疫病防控指导,送知识、送技术到田间地头,对实现水产养殖绿色健康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研方面:先后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菱鲆良种选育及优良品系的建立”;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海参苗种池塘生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刺参中草药防病及微生态底质改良技术”、“海水主要养殖品种病控技术与健康安全养殖技术”、“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牡蛎浅海生态养殖”等省部级项目。山东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轴’联动协同培育新型职业水产人创新与实践”。威海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耐高温角毛藻(Chaetocerossp.)的培育技术优化及水产育苗中的应用”。

现主持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浅海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的构建及养殖容量研究”,参与“水产无抗(抗生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中肋骨条藻次生代谢产物分析及水产育苗中的应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3项,受理专利5项。

科技成果获奖方面:参与“刺参中草药防病及微生态底质改良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获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刺参中草药防病及微生态底质改良技术”获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主讲课程主要有:《虾蟹类增养殖技术》、《海洋生物学基础》、《水产饲料加工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