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基层 电商助力三农
浏览:        日期:2021-12-02 14:53:00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7月26日,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圆梦青春·电商助农”团队奔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下瓦泉村开展了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引导青年学生紧扣专业所长、地方所需和百姓所想,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子勇担责任、真情奉献的精神风貌。

当日,团队一行在孙梓老师的带领下到达了下瓦泉村,与村支书进行了碰头会面,并进行了深入交谈了解。座谈中,孙梓老师向村支书介绍了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的专业特色与优势,希望利用专业所长帮助村里的农业发展,期待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取得圆满成功。村支书对实践团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实践团队介绍了下瓦泉村的村情村况,该村地处鲁中山区,四面环山,山清水秀,主要以林果种植为主,主要有猕猴桃、桃子、苹果、草莓、樱桃等水果,粮食以玉米、小米、地瓜、花生为主。村支书同时说到:“村民收入较低,且每年收益也较差,希望贵校的实践团队能够利用专业所长,发挥电商优势,帮助村民销售更多农产品,增加收入。”

实践新闻590.png

图为团队与村支书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德杨

实践团队在下瓦泉村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忘追寻当地红色足迹,学习当地优秀党员模范典型和红色资源。7月27日,团队一行来到刘家台村参观中共博山县委旧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接受思想政治洗礼,强化“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的主动性、积极性。村里的退休老教师刘新海爷爷为队员们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讲解,他说到:1938年8月在刘家台村成立第一届中共博山县委,对外称“八路军四支队驻博办事处”,并在刘家台建立了博山县在农村的第一个党支部,刘统瑛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从1938年到1949年间,本村党员多达60余人,先后成立了民兵队、民运队、妇救会、儿童团、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在抗战期间,由于刘家台村对抗日工作有突出贡献,1944年被博山县评为“抗日模范村”,当时人称“小延安”。队员们认真聆听了讲解员生动翔实的解说,同时从珍贵的文献资料、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中,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历程的曲折艰难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同时深受红色精神的感染。服务队成员将在今后积极进行党史学习,以史为鉴,以史明志,将自己的青春与祖国的发展事业结合起来,以青春之力赓续红色基因。

实践新闻1099.png



图为讲解员进行讲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德杨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团队奔赴邻近村庄进行实践活动,顶着烈日,深入地头。他们来到了北邢村的桃园和南博山中村的猕猴桃园,与农户深入交谈,积极了解这些农产品产量、价格、销售渠道等基本情况,分析这些农产品的优势与特色,寻找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卖点,以求提高农产品销量,获得更多收益。团队的成员们也积极利用所学的电商知识,通过美工、网店运营、直播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户们加深对电商的认识,帮助他们通过智能手机实现“足不出户”的销售。队员们也希望可以借助新媒体进行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推荐,在拓展销路的同时,营造品牌效应,促进“三农”发展。

实践新闻1389.png

图为在猕猴桃园与农户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德杨

“这是“圆梦青春·电商助农”实践团队的第一次实践活动,此行实地深入了解一些偏远山区的农产品销售情况,也看到了队员们收获见识和成长后的思考与欣喜,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做好助农实践活动的决心”,实践团的指导老师人孙梓说道,“由于防疫要求,活动不得不转为线上进行,但之后我们一定会开展更多切合实际的系列活动,希望这里能成为校地实践基地,实践活动能够在这里扎根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