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赋能乡村振兴 青春绘就美丽画卷
浏览:        日期:2025-09-17 10:47:07

为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增长本领才干,7月20日-28日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新农人电商助农先锋队携手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斓・星火基层服务践行队奔赴淄博市博山区、沂源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聚焦安全教育、助老服务、产业调研、直播助农、乡村美化五大领域,以多元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用青春足迹在淄博乡村写下生动注脚。

一、筑牢乡村防护网:安全教育与助老服务双发力

团队以“守护一老一小”为核心,将安全知识与温情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一)校园安全教育:用童趣守护童年安全

在幼儿园,队员们创新防溺水教育形式,让安全知识 “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结合博山周边河流、水库分布特点,通过动画短片演示危险场景,以“如果看到同伴落水该怎么办”等互动问答,让“远离危险水域”“大声呼救找大人”等知识自然融入孩子认知;创编“安全手势操”——“双手交叉是禁止”“挥手呼救要牢记”,用肢体记忆强化安全意识;组织防溺水主题绘画活动,孩子们用蓝色标注“不能去的河边”、用绿色画出“安全的游乐场”,在创作中分清危险与安全的边界。

(二)乡村反诈宣讲:用方言筑牢养老防线

乡村里村,队员们针对老人易受骗特点开展精准宣讲:用方言拆解“电话中奖”“免费领保健品”等骗局套路,结合“村里张大爷差点被骗”的本土化案例,让老人直观理解“天上不会掉馅饼”;总结“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字口诀,搭配漫画手册里的“骗子常用话术”对照图,让防范要点一目了然;逐户走访时,手把手教老人识别手机里的“诈骗电话标记”功能,演示“遇到陌生来电如何挂断”,用耐心消除老人对“陌生号码”的恐慌。

、科技赋能致富路:产业振兴激活乡村潜力

从田间调研到直播间带货,团队用专业能力助力乡村产业 “种得好、卖得好”。

(一)软枣猕猴桃产业调研:小果子里的转型智慧

在马家沟村蝴蝶岭基地,连片的软枣猕猴桃藤架下,藏着乡村产业升级的密码村书记谢加强指着挂果的藤蔓介绍:“以前种玉米、小麦,一亩地收入千把块;现在种软枣猕猴桃,一亩能挣两万多。” 这是村里从传统作物转向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生动实践;科技让种植更 “聪明”:地里的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酸碱度,数据直接传到技术员手机上;“云控水”系统根据数据自动调节灌溉,不仅节水30%以上,还让果实甜度提升5%;加上农业专家定期指导修剪、授粉,果子品质一年比一年好。

(二)直播助农拓销路:从田间到舌尖的“云桥梁”

基地旁的临时直播间里,队员们化身“助农主播”,让软枣猕猴桃走出大山:镜头里,队员捧着刚摘下的果子说:“大家看,这果子带着山泉灌溉的清甜,每一颗都经过生态种植;谢书记也走进镜头:“我们不光卖鲜果,下一步要做果酱、果干,让猕猴桃‘一年四季都能卖’”;直播结束后,队员帮村里优化电商店铺页面,指导“如何回复顾客咨询”,让“一时的热度”变成“长久的客源”。

、墙绘焕新文明风:艺术为乡村添色彩

    在沂源县分水新村和文河村,队员们携手用画笔让墙面“讲故事”:分水新村的墙面上,牡丹正热烈绽放,粉白渐变的花瓣舒展着,边缘泛着晨露光泽,半人高的主花藏着金黄花蕊,像极了村民如今的日子。过去靠天吃饭时墙面只是白灰,现在产业旺了,队员们便用牡丹画出 “粮仓满、钱包鼓” 的富足。文河村的墙绘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生动展现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山水田园画,也有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主题的宣传画。墙绘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色彩与线条的组合,而是深深凝聚了参与创作的师生们的心血与汗水,体现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顶着35℃的高温,队员们用2天完成100余平米墙绘。路过的村民搬来板凳让他们歇脚,孩子们围着看“叔叔阿姨画咱村”,原本单调的墙面,成了村民常来“打卡”的“文化风景”。

 

从幼儿园的安全课堂到直播间的助农吆喝,从田间的产业调研到墙面上的文明画卷,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新农人电商助农先锋队的队员们用行动证明:青春力量可以是守护安全的 “铠甲”,是激活产业的 “钥匙”,是点亮文化的 “画笔”。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