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红兵名师工作室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并获授牌
浏览:        日期:2024-05-17 14:40:27

日前,我院童红兵教授主持建设的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并获授牌。


童红兵名师工作室2019年12月获山东省教育厅立项以来,以“阳光、互助、服务、创新”为理念,以“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双师引领,模式创新,双创驱动,跨校联动”为建设思路,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政企紧密合作,深入开展学习、交流、研究、合作,有效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科研教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协同提升,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创新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辐射引领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名师工作室建设特色之路。


双师引领,铺就成长通道工作室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领人”和四个“相统一”等要求,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依托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群,建立以“教学名师+企业大师”为引领的专业群双带头人制度通过名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带队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成立教研小组等手段,发挥名师和行业企业专家传帮带作用,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建设周期内,成员成长显著,1人评上教授,4人评上副教授,2人评上高级讲师(威海水产学校),6人评上讲师;1人获评省职业教育青年专家,2人获院师德标兵,9人获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团队获评“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模式创新,激办学活力工作室面对职业教育新形势、新问题,依托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群,提出并打造以行业应用为视角,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岗位序列化、能力复合化、人才发展个性化‘三化关联’,校、政、企(行)‘三元协同’的‘三化三元’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创新,有效办学活力年来,专业群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95%)、学生满意度98.5%、企业满意度98.8%学生获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省赛一等奖7项;70人获“齐鲁工匠后备人才”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海洋产业电子商务专业基于产教融合的“三元三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电子商务专业获教育部骨干专业建设立项。

双创驱动,激发创业激情工作室注重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提出并实施“依托专业,结合产业,植入课程,融入课堂”的专创融合新模式。围绕模式,立足海洋食品产业,《海产品市场营销》《海产品商品化处理与配送》《海产品电子商务岗位技能》等特色课程,以及《创业基础》等创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实战化技能培养,构建了集“实训、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实战教学平台和“校中厂”式生产性实训基地;以项目化技能实战竞赛为载体,构建校政企联合、全员参与的“校内赛+行业赛+省(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三级技能比赛体系;建设运营1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平台—“大学生双创孵化基地”,打造代理注册服务、代理财税服务、货源对接服务、电商平台对接服务、快递物流服务、投融资服务等15项“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组建以“专业导师+创业导师+产业导师”为引领的“三师”型创业师资团队。专创融合新模式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学生创业激情,先后有213名学生在校注册企业并成功创业,专业在校生创业率达6.5%,涌现出一大批创业之星,宋希尧等年销售额超亿元,宋希尧2020年获“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称号。

跨校联动,展现示范引领工作室在自身团队建设基础上,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主动加强与威海市水产学校、威海市职业中专、冠县中等职业学校交流,在专业标准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标准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培养方面给予共建共享,实现跨校联动,辐射带动作用。人才合作培养方面,成功推动与威海市水产学校、威海市职业中等职业学校、冠县中等职业学校成功实施电子商务专业“3+2”中高职贯通培养,在此基础上,2023年进一步与威海市水产学校、威海市职业中等职业学校、冠县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五年一贯制培养试点成员培养方面,工作室2020年成立初,主动吸纳威海市水产学校刘炳云、高玉两位老师为工作室成员,通过培养,两位教师均于2022年顺利通过获评高级讲师,成为威海市水产学校的教学典型,也是跨校组合成果的集中体现。

新阶段、新契机、新使命。下一步,童红兵名师工作室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三化三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团队建设,全面提升人才质量和服务能力,为新质生产力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