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电子商务系2022年教学能力比赛的通知
浏览:        日期:2022-02-24 10:19:25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持续深化“三教”改革,推进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选拔优秀团队参加学院教学能力比赛,经研究决定举办电子商务系2022年教学能力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教学能力比赛领导小组

组长:童红兵

副组长:常志东、汪健

秘书孙雅君

成员:王鑫鑫、史青涛、丛文君、刘源

比赛要求

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达成评价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3~4段课堂教学片段原则上每位团队成员不少于1段课堂教学每段时长8~15分钟,总时长控制在35~40分钟

(一)教学内容

根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体现产业发展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结合专业特点,做好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有机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育人新要求,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训教学内容应体现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

二)教学设计

依据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针对不同生源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合理运用平台、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教育教学,进行考核与评价,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专业(技能)课程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

(三)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关注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收集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信息,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合理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优质精品教材,专业技能)课程应积极引入典型生产案例,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及配套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实训教学应运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鼓励依托线上平台和软件工具,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行为分析。

五)教学反思。教学实施后应充分反思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总结在课程思政、素养教育、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做到设计理念、教学实施与育人成效的有机统一。

二、比赛分组

(一)专业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二)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拓展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院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三、参赛作品及材料

教学团队选取某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要求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完成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应符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和我厅印发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有关要求教材的选用和使用必须遵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鼓励推荐落实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针对高职扩招生源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且效果好的作品参赛。获2020年、2021年省赛奖励的作品不得参赛。

四、比赛安排

(一)报名时间:221224

(二)备赛时间:22638,系部实施每周调度

(三)比赛时间:39314日,系初赛,选拔优秀队伍参加学院比赛。

五、评分办法

1.评委依据《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22年教学能力比赛评分指标表》(附件1)对选手进行量化评价。

2.采取排序赋分方法确定比赛成绩。

六、注意事项

1.参赛教师的授课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精心准备,通过比赛展示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赛出素质、赛出水平。

2.参赛人员使用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严禁抄袭。

3.附件2 发送至邮箱:1002866431@qq.com。

联系人:孙雅君        联系电话:13176810399。